美好的暑假生活还没结束,不知道各位家中的每日剧场都上演着什么样的欢乐故事呢?
是“每天清晨母慈子孝,十分钟后鸡飞狗跳”还是“天空很蓝,阳光很暖,生活很甜,宝贝们很听话”?
相信无论上演的是那一场剧目,各位家长也都“乐在其中”。
但难免有时会有想要九块九包邮打包送走的想法吧!
遇到问题了?! 不要慌,不要慌!
这八个批评(bushi)孩子的科学方法不要错过哦!
学会倾听,允许孩子解释
偏听则暗,兼听则明,不能听信某一方的指责,要允许孩子自己解释。 家长保持中立,客观评价孩子是否做错,为什么做错。 既要了解事实,也要了解行为动机,这样才能更好地给予孩子指导。
允许发生,学会换位思考
家长要换位思考,理解孩子这么做的目的,找准批评的切入点。 并且让孩子也学会换位思考,“假设你是那个人,你会有什么感受,这么做到底对不对”。
放下身份,首先自我批评
批评孩子前,家长先进行自我批评,放低身段,迅速拉近跟孩子的关系。 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是在和我平等地交流这件事情,而不是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在批评他。 家长的自我批评,也能让孩子学会自我反思。
随机应变,只对事不对人 孩子做错了或者没做好,家长第一反应不是责骂,而是指导。 批评的不是孩子,而是批评那种不正确的行为。 就诗论诗,就事论事,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,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。
言传身教,教会孩子改错
不能盲目地批评,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孩子意识到错误,并且找到改错的方法。 用引导思考代替批评。 “表扬——批评——鼓励”这一三明治式批评不仅不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,而且还会促使孩子更积极地接受批评并且改正自己做错的地方。 利用批评给孩子上一课,让孩子学会接受错误并且改正,才是批评的意义所在。
灵活应对,选择恰当的时机
不能在孩子起床时、睡觉前、吃饭时、生病时批评他,这会直接影响他的身心健康。 最好和孩子坐下来平静交流,父母可以对孩子提要求,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意见。
平心静气,采用和善的态度
批评不一定是生气的,也不一定要采取非打即骂的方式,可以是和善的,更可以是有趣的方式。 批评孩子≠骂孩子,父母不能向孩子宣泄情绪,应该简明扼要地指出错误,然后再教育。 也不要动不动就翻旧账,让孩子抵触认错,这样孩子反而会不服管教,更加激化矛盾。
绝不怠慢,尊重孩子的自尊
别当着外人面批评孩子,更不要在孩子的同学、老师面前对他又打又骂。 不只是大人需要被尊重,孩子同样需要被尊重,孩子的内心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脆弱敏感。
批评不是不可以,但是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。 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,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。 孩子在当下这个成长阶段正是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开始逐渐形成的阶段,他们会在被认同的道路上逐渐成为更好的小朋友。 家长是第一次做家长,孩子也是第一次做你们的孩子。 大家要互相学习,共同成长! 操碎你心的是他们,暖化你心的也有他们! 他们是古灵精怪的“魔鬼”,是“魔鬼中的天使”。 欢迎各位天使的家长在下方留言分享自己与天使们相处的独家秘方!